中国民营企业家告诉你什么叫企业家精神
央视《对话》栏目特别策划,邀请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杭州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庆后、TCL集团董事长李东生等5位民营企业家,讲述民营经济运营历程。
以下为央视《对话》特别策划实录(略有删减):
主持人:谢谢大家,谢谢各位。欢迎大家准时收看我们的《对话》。
今年我们迎来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四十周年,这四十年是中国取得了翻天覆地变化的四十年,同样也是不可思议的四十年。有人说在过去的这四十年当中,改革开放最大的成就之一就是极大地唤起了中国民间的活力,而在这个过程当中最大的受益者,毫无疑问就是中国的民营经济。
解说:四十年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揭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四十年来,我们走出封闭愚昧,突破社会藩篱,创造了不可思议的四十年辉煌成就。在这场史无前例、波澜壮阔的改革中,以民营企业为主的非公有制经济,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冲破种种束缚,抒写了恢弘壮丽的历史画卷。
在这四十年里,民营经济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中国走向世界。在这四十年里,民营经济还经历了从被打击,到限制,到默许,到承认,再到被鼓励的过程。它们的政治地位、法律地位也由此不断地提升。
在今天的中国,民营经济在整个经济体系中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术创新,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新增就业和企业数量。可以说,今天的民营经济已经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稳定就业和推进技术创新的重要主体,是国家税收的重要来源。
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是广大企业家成长的重要平台。四十年改革开放的历史证明,没有民营经济的发展壮大,也许就不可能有中国经济发展的今天。
主持人:民营经济的发展成就了中国经济的今天,在改革开放这四十年当中,有很多让我们感动的瞬间,也有很多值得我们敬佩的身影。
这是一群让大家敬佩不已的企业家,伴随着邓小平第一次的南巡讲话,他们开启了中国民营经济从无到有的野蛮生长,而今天的他们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他们被称作“九二派”,伴随着邓小平第二次的南巡讲话,他们辞职下海,开启了中国民营经济的一个黄金时代。今天的他们风华正茂,干劲十足。
这是伴随着互联网崛起的一群企业家,他们当中有海归创业,有本土创业,他们携手带来了中国的互联网的时代。今天的他们意气风发,踌躇满志。
刚才我们看到了的这一张张熟悉的面孔,共同组成了四十年来中国经济的生动表情。在今天《对话》节目的现场,我们也特别请到了五位在不同的时间段,融入到改革开放四十年洪流当中的企业家,他们是谁?他们带着什么样的感悟而来?他们会和我们共同回望怎样的来时路?又会带着我们去看到怎样的一份未来?接下来将是他们的登场时刻,而今天他们将会以一种特殊方式和各位见面。让我们有请第一位企业家。
马化腾: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封短信,名字叫做致未来。中国互联网因改革开放应运而生,二十年前腾讯诞生于得改革风气之先的热土——深圳。回顾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最需要感谢的是改革开放给予了巨大的包容和创新的空间。
腾讯受益于改革,也助力改革。互联网正在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能,也成为文化发展的软实力。作为网络强国的建设者,我们积极响应数字中国战略,致力成为各行各业的数字化助手。
站在现在看未来,我们要长期投入基础研究,鼓励科学探索,布局前沿科技。我们有信心和决心,在信息革命的浪潮中奋勇搏击。在全球竞争中力争前列。站在现在看未来,数字经济必将成为中国领先全球,率先打开第四次工业革命之门的钥匙,这是事关民族复兴的产业,事关深化改革的大业,这也是我的中国梦。谢谢!
主持人:谢谢马化腾先生。改革洪流当中,他的创业步伐让中国人可以更早、更好地完成人和人、人和世界之间的深度链接。接下来让我们共同期待下一位企业家。
王均金: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发生了巨变,我个人也发生了蜕变。感恩改革,致敬时代。从当初一无所有的渔民子弟,成长为民企五百强的当家人,从一位以改善生活为目标的创业者,成长为以振兴民族企业为己任的企业家。从一名普通人,成长为全国政协委员、全国人大代表,参与国家大事。
我经常问(自己),是什么人我的人生有了出彩的机会,成就了这番事业?是改革开放的时代潮流,唤醒了我身上蕴藏的创业梦,是党和国家的好政策促进了企业的发展和我个人的成长。从1991年胆大包天,到创办吉祥航空,我们实现了航空梦。
2005年,我们参与了上海教育改革,实现了教育梦。从牵头组建全国首批民营银行,我们实现了金融梦。一个个梦想的实现,进一步坚定了我对中国发展道路的信念,心无旁鹜做实业,立志建设基业常青的百年老店,为实现中国梦贡献自己所有的力量。谢谢!
主持人:谢谢王均金先生。改革开放之初,人们把他们的创业称之为胆大包天,而四十年后的今天,人们终于发现,其实他们是用自己的突破,为胆大心细提供了另一个注解。接下来让我们请出下一位企业家。
李东生:向伟大时代致敬,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是给中国带来历史性巨变,让世界为之惊叹的四十年,也是中国大踏步赶上世界前进潮流,迎来民族伟大复兴的四十年。
1982年我大学毕业后,就参与创立了中国第一批中外合资企业,创办了TCL,从一名懵懂青年成长为掌控一家千亿企业的领导者,经历了改革开放波澜壮阔四十年,见证了中国经济从弱到强、工业和科技实力快速提升,国家从封闭状态走向全面开放。在此期间,TCL也从一家作坊式的地方小企业,发展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TCL近四十年的成长历程,与国家改革开放同步,我深深感恩这个时代,时代成就了李东生,时代造就了TCL。
回眸四十年来,造就了一大批曾经叱咤风云的知名企业,伴时代潮起潮落,大浪淘沙,经济转型,技术迭代。在不断孕育年轻一代企业同时,也淘汰了落伍者。我体会顺势者昌,革新者强,唯坚(韧)实干者赢。
时势造就英雄,也必将造就伟大的企业。我希望在我们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的过程中,我能参与和见证这一个过程,并为国家的强大、民族的复兴做出自己的贡献,不负这个时代,不枉此生。
主持人:谢谢李东生先生。他的创业和他的坚守,让中国的品牌在世界的舞台上有了属于自己的高光时刻。接下来让我们期待下一位企业家。
陈东升:创业创新路上的企业家们,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这四十周年波澜壮阔,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最重要的就是民营企业的崛起和企业家群体的壮大。在中国这片沃土上,现实比理想来得更伟大,中国企业家群体是伴随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成长起来的。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企业家经历了(二十世纪80年代)的创业、“92派”下海浪潮、海归网络企业家的形成,以及后WTO的创业浪潮,实际上这就是中国企业家精神不断发扬光大的历史的伟大进程。
近期,习总书记再次强调“两个毫不动摇”,给予民营经济巨大的肯定和鼓舞。勉励民营企业家把握时代的大势,坚定发展的信心,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更新更大的贡献。而实现中国梦,就一定要弘扬、发扬企业家精神,企业家精神就是冒险精神,敢为人先,第一个吃螃蟹,走效率和创新的驱动道路。
企业家精神就是乐观精神,看准目标、持之以恒,义无反顾地迎接机遇和挑战。企业家精神就是模范精神,走创业化、市场化、规范化的道路,遵循“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成为这个社会的正能量。企业家精神还需要继续传承,要有一波一波、一浪一浪执着于创新、创业的企业家前仆后继,不断地登上历史舞台,让我们国家和社会永葆青春的活力。
致敬改革开放四十年,致敬在创业、创新路上的中国企业家和中国企业家精神。致敬这个伟大的时代。
主持人:谢谢陈东升先生,在那封信里,我们听到了一个久违的名字,“92”派,正是像陈东升一样的企业家,他们勇敢地离开了当年的体制,跳进了在当时看来深不可测的海,但是却用自己的创业和成就,让我们看到了人生的价值其实还有另外的呈现方式。接下来让我们有请下一位企业家。
宗庆后:各位民营企业家朋友们,习近平总书记前段时间在东北三省考察时指出,要依靠创新把实体经济做实、做强、做优,这让在实体经济坚守几十年的我万分感慨。我一直说实体经济是创造财富的经济,如何让实体经济富民强国,保持稳健发展,需要的正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创新。
当前国际环境复杂严峻,外部挑战变数明显增多,很多企业感觉不好过,说冬天来了。我认为任何一个伟大的企业,发展过程中都会遇到困难与挫折,绝对不会一帆风顺的。改革开放也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了无限可能,但实现这种可能需要每一个企业家身体力行,一步一个脚印,当下我们(应该给予)中国的企业、中国市场最大的信心。
信心比黄金更重要,我们的民营企业是富民的主要力量。同时我们也是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的受益者,先富起来的一部分人,有责任先富帮后富,实现共同富裕。经过四十年的改革开放,我相信中国经济前景可观,党和国家如此重视和支持民营企业的发展,中国的民营企业大有可为。
主持人:谢谢宗庆后先生。大浪淘沙,我们看到的永远是一个从不随波逐流的身影,谢谢他用自己的坚守,诠释着一份力量和感动。我们也特别感谢今天把自己的信带到我们现场的每一位企业家,掌声欢迎他们来到《对话》的舞台。
欢迎五位企业家,这一刻我们重聚在了舞台上,刚才每一位企业家站出来读信的那一刻,其实真的是把我们的思绪都拉回到了改革开放这四十年当中的波澜起伏,每一个瞬间,每一个时刻,每一份经历,每一份感动,其实在你们的心里,也在我们的眼前。
刚才的念信其实也是让我们看到他们信念的过程。我想每一个人可能都会对对方的那一封信当中的某一点有自己的独特的感受。我们可以来聊一聊,在你们看来,刚才的五封信,谁念得最有感染力?
陈东升:化腾。
主持人:马化腾得到了一票,还有同意的吗?请举手表决。
王均金:(马)化腾、宗总,都很有感染力。
主持人:为什么?你们从什么样的角度来判断他们二位的感染力是最强的?
陈东升:气场最强。
李东生:在(马)化腾念那封信过程中,你能够感觉到,一个新兴产业,年轻一代企业家的那种锐气,我们传统产业要赶上全球领先水平,我们花了差不多四十年的时间。但是在一些新兴领域,年轻一代的企业家,他们就用十来年的时间,就达到了这一个产业的全球领先行(列)。这个过程回想起来很感慨,也很让人觉得自豪。
主持人:刚才出来念信的顺序,是按照年龄的顺序来的,所以马化腾先生一马当先打头阵,是因为他是最年轻的,最年轻的一位创业者,一位企业家,对改革开放的整个的感受会跟最年长的有一些不一样吗?你们俩恰恰坐在了一起,来,我们有请最年轻的和最年长的两位代表发表一下感言。
宗庆后:听了刚才的发言,我感觉我们是一代比一代强,所以我感到很骄傲,就是我们中国的企业家一代胜过一代,长江后浪推前浪,我们国家会更加繁荣富强。
主持人:我觉得宗总一直都是有这样谦虚的美德。来,五位当中最年轻的,马化腾先生。
马化腾:我觉得我的资历不够,因为虽然我们创业也二十年了,但比起各位前辈,他们都是三十年、四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的这样的创业的经验,还有历史沉淀,这比我丰厚得多。
主持人:两位谦虚的人都坐到了一起。刚才李东生先生读信读完,陈东升先生读信,台下的有位观众说,他们俩人是CP组合。
陈东升:我们都是(出生于二十世纪)50年代,他学工科,我学文科。他做制造业,我做服务业,所以又有相同,又有不同。
李东生:我和(陈)东升是很相似,我们中学毕业下乡,下乡上大学,大学出来,有一点差别,他还在体制内待了一回,我直接下来就干企业了。但是(陈)东升是在一个北京的大舞台,所以一开始他视野就很高。我是在广东的一个小城市,所以就撅起屁股干活,一镐一镐地刨,所以成长的经历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