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孙永剑北京报道)市场主体是经济的力量载体,是支撑未来的“青山”。去年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两个大局”、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保住、稳住了上亿市场主体,留住了青山,稳住了经济基本盘。
“然而,当前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消费和投资增长势头减弱,供应链受阻,中小企业成本压力加大,市场预期不稳,经济金融领域风险隐患有可能较多。这一系列因素将对企业特别是民营中小微企业的发展造成影响,给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带来挑战。”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工商联党组书记刘事青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围绕“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总基调,要继续扎根市场主体,从根上浇水施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持续发力,让“青山常在、生机盎然”。
为此,他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稳存扩增,让市场主体“加”倍涌现。实施市场主体倍增工程,持续稳存量、扩增量,积蓄基本力量。深入推进“双创”工作,加快双创示范基地建设,促进创业孵化成果转化,催生更多市场主体。落实企业开办全程网上办理,对新经济主体实施容缺登记、包容审慎监管。强化初创企业保护,为各类创业者注册经营、及时享受扶持政策提供便利。
二是降本增效,使市场主体“减”负前行。精准对接、简化程序,落实好新的减税降费政策。开展涉企收费和劳务中介违法违规专项治理。引导金融让利实体经济,创新产品、增加投放、降低保费。切实推动用能保供稳价,增加能源供应渠道,最大限度降低用能成本。
三是培优提质,帮市场主体“乘”势进取。坚持“抓大不放小”,强化梯度培育,扎实推进“个转企、企升规、规转股、股上市”。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提升国有资本运营能力。强化企业创新主体作用,促进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和产业领军企业增量提质。发挥“链主”企业辐射牵引作用,强链补链领航产业发展。
四是聚焦关切,为市场主体破“除”障碍。落实“微观政策要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要求,加快体制机制改革和制度环境完善。坚持“放彻底、管有序、服贴心”,推动全链条优化审批、全过程公正监管、全周期提升服务。全面排查清理市场准入隐性门槛,全面推进证照分离、照后见证、一照通行、一网通办。注重延续与创新结合,持续抓好助企纾困,推行惠企政策“一键申报”,探索和扩大政策“免申即享”。
来源:中华工商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