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邹毕兆:邵阳18岁的红军英雄

执行力 发表于 2022-4-12 10:04:35| 字数 8,758|来自:湖南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要】:九十年前,我党我军隐蔽战线一位共青团员,在伟人栽培下,成长为“千里眼顺风耳”,能够破译敌军所有密电。他不仅在长征中参与破译密电177部,让蒋介石和百万敌军都如实招供,为毛泽东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提供情报保证,为中央红军克敌制胜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而且被毛泽东点名随身北上,为党中央奠基大西北,提供情报保障。

       【关键词】:红军最高荣誉:红星奖章;破译密电;四渡赤水;毛泽东点名随身北上;“绝对保密”六十年;山花烂漫时,他在丛中笑。

李大钊说:“以青春之我,创造青春之国家”。2022年5月5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百年华诞。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一代又一代共青团员站在时代前列,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湖南邵阳少年邹毕兆,15岁参加红军、16岁入团。伟人手把手教,18岁的邹毕兆,成为红军最高荣誉“红星奖章”获得者(全国仅166人),19岁成为我党我军隐蔽战线“破译三杰”之一,20岁为毛泽东四渡赤水挽救红军挽救党做出特殊贡献,21岁成为长征中毛泽东点名随身带走“北上”、为中央奠基大西北、为三个方面军胜利会师提供情报保障的红军英雄。

image.png

18岁,最年轻的红军英雄


        1933年7月9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决定为“有特殊功绩”的红军官兵颁发红星奖章。奖章由中国共产党“龙潭三杰”之一的钱壮飞设计,一等金质,二等银质,三等铜制。这是红军最崇高荣誉。

        1933年红星奖章一等奖章获得者仅周恩来、朱德、彭德怀三人。二等红星奖章受奖者,是红军著名将领和战斗英雄:陈毅、张云逸、罗瑞卿、萧克、何长工、罗炳辉、滕代远、彭绍辉、王诤、曾希圣、彭雪枫等34人。被授予三等红星奖章的有:王震、曹祥仁、邹毕兆(编号为79号)、程子华、李天佑、杨得志、杨勇等53人。
image.png

左起:一等红星奖章、二等红星奖章、三等红星奖章


       1934年“八一”建军节第二次颁发红星奖章。荣获二等红星奖章的有红七军团长寻淮洲,政委乐少华等7人。荣获三等红星奖章的有王松青、黄永胜等67人。1935年7月18日,中央红军与四方面军会师后,中革军委决定成立前敌总指挥部,由徐向前任总指挥,陈昌浩任政委,并为两人颁发了一等红星奖章。

历史上“红星奖章”共颁发过三次,30万红军将士只有166人获得此奖,可见此奖的弥足珍贵。

但是,18岁的红军邹毕兆,不仅荣获红星三等奖章,而且是“周副主席、朱总司令亲自颁发”!(《来自历史深处的报告——中国工农红军技侦情报工作初创时期回顾》总参三部,2008年版,86页)。
image.png
16岁,他得到伟人亲手栽培,

炼成“千里眼顺风耳”

湖南邵阳,铁打宝庆,藏龙卧虎,人杰地灵。建党百年,于斯为盛。

       邹毕兆(1915-1999),湖南省新邵县严塘镇夏家村人,1915年1月生。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l931年加入共青团。1936年2月转为中国共产党。曾任红三军7师组织干事,聪明过人,记忆超强,积极进取,作战勇敢。1931年,邹毕兆进入一方面军无线电训练班学习。这个训练班是毛泽东朱德首创。 image.png
       邹毕兆回忆:“毛泽东、朱德在1931年1月28日发出了命令,从红军中抽调青年人办无线电训练班,培养出红色的无线电队伍来”。2月10日,红军第一期无线电训练班开学,连办三期后改为红军通讯学校。无线电队队长、开国中将王铮回忆:“第二次反“围剿”结束后,红军在南丰县康都镇举办了第2期无线电训练班,学员20余人,有邹毕兆、李白、欧阳枫等。”邹毕兆说:“第一期学员有12人。第二期18人。第三期有36人。都是从部队挑选出来的优秀政治指导员、青年干事、党支部或团支部书记。反映了毛泽东重视培养部队技术人才的远见卓识”。王铮说:“毛泽东总政委对这个训练班很关心,他和周以栗(当时总政治部代主任)常来作形势报告或给大家上党课”。朱德、周恩来不仅经常来指导,而且参与业务学习。

        16岁天才热血少年邹毕兆,参加第二期学习四个月。经过毛泽东、周恩来、朱德亲手培育,耳提面命,经过红军大熔炉血与火的锻炼,脱颖而出。他不仅能够熟练背诵按照摩尔斯电码编成的3000个汉字电报明码,而且能够独立破译敌军密码,甚至蒋介石高薪聘请荷兰专家用“代替法、位错法、轮盘加乱数法”设计出来的100种密电码,全都被他火眼金睛破译出来。毛泽东、朱德、周恩来每次看到邹毕兆,都要亲热地喊他:“小邹,又有什么好消息!”

   image.png     image.png A
民国时期《中国电报新编》。


       他在破译敌军密电的“人类智慧最高级的搏杀”中,使用了“综合分析法”、“频率分析法”、“复合猜字法”、“归纳破译法”等四种方法,破译敌军密电成功率百分之百。毛泽东说:“我们和蒋介石打仗,是用玻璃杯押宝,准赢!”这个玻璃杯就是破译敌军密电。他用“玻璃杯”,把蒋介石和他的百万大军统统罩住,让蒋介石和他的下属都如实向红军招供。尤其珍贵的是“情报贵在时间第一”!邹毕兆破译敌军密电,只看一遍,就能看出“QRC”(敌台位置)“QRG”(配属军队)、段落和重复数码。邹毕兆说“破译的根本依据是重复”。例如明码令字是0109,何字是0149,角码都是01,第四位都是9,令、何二字在明码本中的数码有三个相同。敌军新编密码的令、何二字虽然不再是0109、0149,但仍然表现为三个数码相同、只有一个横码不同,例如7254,7294;或4831、4871,只要发现这样相连两组电码,就可以断定这是令、何二字,进一步破译,“奉总司令何应钦”七个字赫然出现,然后势如破竹,这个新编密电立刻显露原形。邹毕兆风趣地说:“何应钦总司令帮助我破译蒋介石密电”。因为基本功扎实,不需翻阅密本,全凭数码脑袋运算,所以邹毕兆破译蒋介石密电,绝大部分“先敌军、师主官”看到之前,就已经破译完毕送达毛泽东周恩来朱德手中,保障毛泽东创造的“革命运动战”得以成功。毛泽东为我党隐蔽战线《谍报勤务》题词时,在《孙子兵法》“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基础上,发展为:“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image.png

17岁,参与破译密电,粉碎第四次围剿,

     急得陈诚吐血,差点活捉蒋介石

        1932年10月,红三军团长彭德怀得知曾希圣和报务员曹祥仁已经能够首次破译敌军密电的消息,大喜过望,立即对曾希圣说:“曾希圣变成了‘真希胜’。我还要送你一个‘好脑壳’!”彭总说的这位“好脑壳”就是红三军团17岁的报务员邹毕兆。同年11月,邹毕兆调到军委二局,大展才华。《来自历史深处的报告——红军技侦情报工作初创时期大事记》记载:“1932年12月,红一方面军司令部二局,破译敌密码17个,邹毕兆参加技侦情报工作”。“邹毕兆调入总部侦察台,在当班报务之余,积极学习,努力钻研破译技术,入门很快,并成为破译工作的行家里手。到1932年底,二局已破译敌军各类密码20本”。曾希圣、曹祥仁、邹毕兆三人成为破译敌军密码的“破译三杰”。“到1933年7月,二局已经成功破译敌军密码100余本,为红军第四次反‘围剿’斗争的胜利作出重要的贡献”。其中特别脍炙人口的是“气得陈诚吐血”“差点活捉蒋介石”的精彩《今古传奇》!
image.png
        邹毕兆回忆:“1933年1月,红军由利川北进,看准了孤立于黄狮渡的敌人,将第5师13旅消灭,威胁抚州。蒋介石派吴奇伟师长偷袭,被我军破译密电发现。1月8日,我军各部分头伏击。吴奇伟的铁军第90师,遭到痛击,损失惨重”。“红军接着进攻南丰城守敌许克祥师。蒋介石又调动大军分三路发动进攻。二局及时掌握了情报,向宜黄方向迎击西路敌人。于2月27、28日在东黄陂将正在调动集结的第52师、59师,一举彻底消灭”。
image.png
1933年3月6日,《红色中华》报头版刊登全部消灭敌51师59师伟大胜利。

      “蒋介石再以第11师、第9师以及第90师余部,向广昌前进,企图寻歼我军。总部根据二局情报,将计就计。一面派部队进至广昌西北,吸引其南进;一面令主力秘密北移,侧击敌后。3月20日,敌纵队长罗卓英与11师师长萧乾往来之密电,被二局及时破译。20日夜间,二局三次向总部呈送绝密情报。3月21日拂晓,我军突然发起猛攻,不仅全歼11师,而且歼灭第59师一个旅、第9师一个团。敌“围剿”军总指挥陈诚听到王牌11师被歼的消息,急得吐血。蒋介石也十分痛心,在给陈诚的手谕中说:‘此次挫失,惨凄异常,实有生以来唯一之隐痛’”。“蒋介石的第四次“围剿”被粉碎了”。
image.png
蒋介石和陈诚视察国民党军队。

       邹毕兆回忆:“蒋介石在第四次‘围剿’遭到惨败后,亲自来到崇仁陈诚的中路军指挥部视察。在敌人电报中,(二局)确悉蒋介石定于日间取水路回南昌‘聊以观山景水色,示形败而不馁’。周副主席、朱总司令立即指派了截击的部队。崇仁的河,水不大,容易截击。后来敌人电报说,蒋介石临时改乘汽车,侥幸地走脱了,免做刀下之鬼”。曾经担任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的江华,也曾经记述了这件事。当年红三军团长彭德怀接到周恩来、朱德密电后,立即派红五军一师政委江华,任“红三军团捕蒋突击队政委”。率领200名精兵,身偝钢枪、马刀、绳索,待命出击。如果蒋介石真来,肯定会被捉。中国近代史恐怕就要改写了。


18岁,他调中革军委后方二局,独立破译,战功赫赫,钱壮飞绘“百美图”庆祝

        1933年4-10月的七个多月时间里,18岁的邹毕兆,从前方(红军总司令部)二局调到后方(中革军委)二局,独立负责破译。邹毕兆调入之前,中革军委(后方)的无线电偵察情报工作局面,还没有打开。后方二局两部电台,只能进行内部通信联络工作。中央决定:调钱壮飞任后方二局局长,邹毕兆调后方二局负责破译,局面立即改观。邹毕兆回忆:“我和钱局长在(瑞金)乌石垅一间房子里办公”,“钱局长对破译了多少密码、是哪些密码,非常关心;他经常来数破译的密码数目,看得很仔细。到1933年“八一”建军节前,从(破译)第一个密码算起己经破译出100个密码了,平均两天多破译出一个密码。蒋介石以后不断变换的密码也一个不漏地都被破译了出来。这时,取名‘百美图’的是钱局长,要搞百密庆祝并会餐的也是钱局长”。
image.png
         其中最脍炙人口的是“中革军委神机妙算,指示红八军连打两次伏击战”的经典战例——“1933年5月初,湘赣军区从中革军委转发的二局密息情报获悉:敌军第63师派出四个营前往茶陵县接运军用物资。我军于5月6日进至九路冲待敌,7日在茶陵独立团配合下,予敌以歼灭性打击”。

         5月下旬,邹毕兆再次破译敌军密电:“湘军第一纵队司令刘建绪令43旅、55旅掩护一个运输营,由茶陵向莲花押运军用物资。我军获此情报后,又于莲花县棠市设伏,5月29日再次歼敌一部,俘敌团长以下官兵千余人。红八军受到中革军委的嘉奖。经此两次战斗,敌人对湘赣苏区的第四次‘围剿’被粉碎了”。
image.png
        特别让人兴奋的是因为破译密电而消灭敌军一个师的喜报。1933年8月1日,邹毕兆破译被围困于连城的敌军78师师长区寿年给上级蔡廷锴密电,发现敌军有可能弃城逃跑,立即上报钱壮飞。钱壮飞以“密息”上报,朱德、周恩来、彭德怀设下口袋阵,2日,78师3个团果然弃城逃跑,被红军全歼,俘敌2000余人,缴枪2000余支,恢复了连城、朋口一大片苏区。

20岁,他在四渡赤水战役109天中,参与破译密电94部,为毛泽东挽救红军挽救党做出特殊贡献

        我党历史三个《决议》都肯定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在最危急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遵义会议后,毛泽东具体依靠什么“绝密武器”战胜15倍于己的凶恶敌人?

       1935年1月19日,中央红军分3路向贵州土城推进,准备北渡长江。28日,红军与川军发生激战。当时中革军委计划歼敌1个旅。可是越打越多,敌人实际8个旅。危急中,中革军委二局破译了川军密电,这才把敌情弄清:红军周围已布满十余万敌军。毛泽东当机立断,改变作战计划,跳出重围。
image.png
中央红军进入滇东大山区扎西。

        1月 29日,红军一渡赤水,经“鸡鸣三省”进入滇东大山区扎西,跳出敌军陷阱,绝地逢生。毛泽东首先勇于担责,绝不把责任推给下面。他说:“我们在土城战斗中没有打赢,伤亡还很大,主要是没有把敌情搞清楚,拳头不硬(没有集中兵力),责任在我们军委,不怪下面”(《红军时期参谋工作纪实》吕黎平著,126页)。

        土城之战,红军主力遭受创伤。只有3万人的中央红军,却遭受3000人的伤亡。敌军多达40万、150个团;而红军此时不过2.8万,2月10日整编为16个团,半数是非战斗人员,每百人才有40条枪。但是,毛泽东临危不乱,勇立潮头,创造了用高科技来指挥运动战的最新模式。在随后进行的战斗中,挽狂澜于既倒,反败为胜。

image.png
        关键时刻红军主帅亲抓“高科技情报第一战斗力”。博古回忆:“3月4日,中央军事领导在鸭溪成立了前敌司令部,朱德为司令员,毛泽东任政委。毛泽东任政委后,亲自主管(二局)一科(破译科),直接掌管(敌军)电台的通讯往来,以此指挥战斗行动,用兜圈子的办法巧妙躲过敌人的堵追”。

          邹毕兆说:“毛泽东亲自主管军委二局,并要求绝对封锁破译敌军密码的消息”“毛主席不仅亲自批阅密电,还和我们一个党支部过组织生活。我们因为加班每天只能睡3个小时,有人生病,还有雷永通同志被敌机炸伤,都坐过毛主席的担架,我也坐过一回”。

image.png
         据邹毕兆当年亲笔记录《心血的贡献》(总参三部部长彭富九称为“镇馆之宝”)记载:在1月19日离开遵义至5月9日巧渡金沙江,红军在四渡赤水之战的109天中,共计破译敌军的密电码高达94本,平均每天0.86本。

          情报是第一战斗力。情报中又分为战略情报、战役情报、战斗情报。而破译密电,既能掌握战役、战斗情报,更能掌握战略情报。
红军一渡赤水之后,军委二局连续破译敌人密电。其中,仅仅2月7-10日的四天内,就连克敌军6套新密码。为中革军委提供了上至蒋介石、下至各军的具体部署和行踪。毛泽东亲自批阅密电,总揽全局。其中特别是2月6日,蒋介石任命云南省主席龙云为“剿匪军第二路军总司令”,龙云立即上报《作战方略》。这是一份极为重要的战略、战役情报。

image.png
         但是,就在2月7日夜,二局已经截获了这份密电,不用10个小时,所有“密码天书”都已经变成汉字,上报军委。敌军部署,了如指掌。毛泽东以过人胆识、弥天大勇提出绝妙一招:“回师东进,再渡赤水,重占遵义”。红军二渡赤水,横扫200里,歼灭和击溃中央军吴奇伟部2个师、黔军8个团,取得了中央红军从1934年10月长征以来最大胜利。

         1935年3月2日,蒋介石飞临重庆,坐镇“督剿”。蒋介石吸取红军二渡赤水吴奇伟被歼教训,筑碉围困,结成“铁桶”。敌变我也变。1935年3月16日,红军三渡赤水,这是一次全军佯动。

image.png
          红军在茅台镇架设2座浮桥,大摇大摆渡河,目的就是调动敌人从黔北到川南。敌军飞机如获至宝地报告蒋介石。3月19日,破译科在古蔺大村镇连续破获敌军3本新密码。多份落款“中正”的密电揭示:蒋介石已经中计,派兵西进川南。3月21日,红军时不我待,四渡赤水、南渡乌江。蒋介石慌忙于当晚发出“劭字密电”,紧急调动大军围堵。但是,天道酬勤。蒋介石于1935年3月22日1时拍发给龙云的“劭字”密电,被红军同时侦收,13时被破译后送到毛泽东面前,22时变成红军总司令部的《敌情通报》,发给红军各军团。蒋介石密电中的第一项73字变成了红军语气的“敌情”;而蒋介石密电中155字的围追堵截的兵力部署,变成了“敌军部署”。红军各级指挥员在生死搏斗中,能够看到敌军统帅蒋介石当天的军事部署,等于蒋介石亲自向红军招供汇报,这是世界战争史上最伟大的谍报传奇。

image.png
         1935年3月22日1时蒋介石发给龙云密电原件。现存于云南省档案局。

         4月9日,于无声处听惊雷!中央红军在贵阳以东20公里处突然转向西南,在蒋介石眼皮底下,以日行120里的速度,跳出40万大军包围圈,经云南北上抗日,红军得救了。直到4月下旬,蒋介石才大梦初醒,“煮熟的鸭子飞了!”

image.png
   20岁半,毛泽东点名随身带“破译三杰”
英雄北上,保卫党中央,奠基大西北

         1935年6月12日,中央红军与红四方面军会师。8月底,中央决议北上抗日,左右两路红军走出草地。但是,张国焘利欲熏心,一意孤行,9月8日,他不但命令左路军南下,而且强行命令右路军也南下。

         9月9日,陈昌浩向毛泽东报告,准备执行张国焘南下的命令。彭德怀回忆:“军委参谋部(张国焘已任红军总政委)将各军团互通情报的密电本收缴了,连一、三军团和军委毛主席通报密电本也收缴了。从此以后,只能与前敌总指挥部通报了。与中央隔绝了,与一军团也隔绝了” 。野心家张国焘,不仅收缴了党中央、毛泽东的“绝密武器”,而且切断了党中央和各个军团其中尤其是一、三军团的无线电联系,妄图让党中央变成瞎子、聋子。面对张国焘胁迫中央的危急态势,毛泽东当即和张闻天、周恩来、博古、王稼祥等中央领导开会,坚持中央决议北上抗日方针,决定趁夜脱离张国焘,率一、三军团和军委纵队先行北上。

image.png image.png
          邹毕兆回忆:“过草地到巴西时,军委二局住在前敌总指挥部。总指挥徐向前,政治委员陈昌浩,参谋长叶剑英。约在9月9日黄昏时,叶参谋长通知我们立即回中央军委驻地,并要曾希圣、曹祥仁和我先走,二局单位随后赶来。我们三人到军委驻地时,首先见到彭德怀军团长。这时才知道张国焘擅自命令红军返回,再过草地南下,中央决定率第一、第三军团继续北上”。

          在党中央和红军最危急的时刻,毛泽东都念念不忘军委二局,尤其是三位破译密电的英雄,点名随身带走。由此可见“绝密武器”的不可替代的历史作用。
image.png
        1935年10月19日,军委二局到达陕北吴起镇,立即投入对敌无线电侦察。11月20日,歼敌109师于直罗镇。打破了国民党军对陕甘苏区的第三次“围剿”,为党中央把全国革命大本营放在大西北举行了隆重的奠基礼。在陕北,邹毕兆和二局同志,继续为红军东征、西征和三个方面军胜利会师提供了情报保障。

85岁,山花烂漫,他含笑深藏功名七十年

           1949年10月,我就认识了带领我南下的湖南邵阳军分区第一任司令员邹毕兆。34岁邹司令,带领我们1259名南下干部进入邵阳。当时,我是中共邵阳县委干事。1961年,邹毕兆转业任中共邵阳地委副书记。后来我在绥宁、邵阳任县委副书记。1974年,邹毕兆带领我六次晋见国家副总理王震,建成了南山中国第一高山牧场。邹毕兆是我五十多年的老领导。我一直想学习他在长征中的英雄事迹,却因为他的工作是我党我军最核心机密,绝对保密,而邹老本人又是保密模范,因此我只略知皮毛。            
image.png
             湖南邵阳军分区第一任司令员、开国大校邹毕兆

我1995年离休。湖南省委聘请我为党史联络组成员。2004年6月,省委党史联络组娄邵组长谢新颖,带领我们到邵阳巡视。他指示我们“把全国政协委员邹毕兆列入党史人物专栏单写”。我发现邹毕兆历史资料极少,原因是“对敌斗争需要,绝对保密”。而后人很多传说,大都是道听途说,以讹传讹。为了“存史、资政、育人”,我不仅广泛收集红军历史资料,而且两次重走长征路,造访红军后代,看到了邹毕兆亲撰的回忆录、勋章。我八十岁后才震惊地发现老上级邹毕兆是深藏功名七十年的红军英雄。

邹毕兆,不仅是我党我军绝对保密的“绝密武器”;而且是中国工农红军最高荣誉“红星奖章”获得者(全国仅166人);是四渡赤水战役中参与破译密电94部、为毛主席挽救红军挽救党起了无可替代作用的“破译三杰”之一;是在张国焘以武力威胁党中央时被毛泽东点名随身带走“北上”、参与提供准确情报打好“直罗镇战役” 为中央奠基大西北、为东征、西征和三个方面军胜利会师提供情报保障的红军英雄。

红军“破译三杰”中的曾希圣、曹祥仁,都英年早逝,他们遵守保密纪律,没有正式写过回忆录。邹毕兆活到85岁,在长达七十年岁月中,淡泊名利,深藏功名,高风亮节,守口如瓶。他忍受着红军反围剿时期营养不良、用脑过度造成的“头脑有一万只虫子叫”后遗症的折磨;“上不告父母,下不传子女”,从来没有透露他是“能够破译敌军所有密电”的红军英雄。一直到1986年,中央号召老干部写回忆录。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密法》第十五条规定:“国家秘密的保密期限,除另有规定外,绝密级不超过三十年”。红军破译敌军密电解密。邹毕兆接总参三部通知进京开会,才撰写了万言回忆录《玻璃杯》。

image.png
中华苏维埃三等红星奖章 。
image.png
1936年12月9日,中央军委任命。
image.png
国家颁发给红军英雄邹毕兆的三个勋章。

原中央军委副主席张震说:“密码破译技术的掌握,使红军的侦察能力发生了革命性的飞跃,成为技侦情报工作的独特优势,在我党我军的情报工作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张震进一步指出:“从一定意义上说,准确及时的技侦情报,加快了中国革命战争胜利的进程”!(《来自历史深处的报告》《序》,总参三部。第1页)。

毛泽东为军委二局定性:“没有二局,长征胜利是难以想象的”!“二局是长征中黑夜走路的灯笼,我们是打着这个灯笼长征的”。1939年6月,毛泽东亲笔写信,推荐邹毕兆到中央马列学院深造。
image.png
1936年7月,邹毕兆为刚结束东征

回到陕北的毛泽东拍照。

中华苏维埃颁发邹毕兆三等红星奖章、中革军委对邹毕兆的组织任命、共和国颁发给邹毕兆的勋章、红军统帅毛泽东、原中央军委副主席张震对无线电技侦工作的评价、邹毕兆万言回忆录《玻璃杯》,为共青团员邹毕兆“以青春之我,创造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的特殊贡献,做出了历史证明。

作者通讯处:
       路福贵  1933年5月生,1949年5月参加革命。随冀东南下干部工作团入湘。曾在中共湖南省邵阳县委干事、县纪委秘书、县委办公室主任、绥宁县委副书记、邵阳县委副书记(主持全面工作)、湖南省环保局副局长等岗位上工作。离休后,被省委聘为“党史联络员、顾问”。被选为天津市读书十佳家庭。

       通信处:天津市南开区 迎水道 浩天源 14栋1门702号
       手机185.02248973  e-mai:luming2156@163.com  邮编300191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手机!

浏览奖励

1

查看全部奖励

“ ©湖南都市网---WWW.SY86.COM”宣言:“为党举旗,为民代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湖南高质量发展。弘扬正能量 凝聚中国力量,影响世界!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站立场。官方Email:13446633@qq.com
全部回复0 显示全部楼层
暂无回复,精彩从你开始!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