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今年要干这些大事

高质量邵阳 发表于 2022-3-5 17:35:51| 字数 1,638|来自:山东青岛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京召开,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

1. 今年赤字率拟按2.8%左右安排、比去年有所下调。

2. 支出规模比去年扩大2万亿元以上。

3. 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增加约1.5万亿元、规模近9.8万亿元,增长18%、为多年来最大增幅。

4. 中央财政将更多资金纳入直达范围,省级财政也要加大对市县的支持。

5. 今年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65万亿元。

6. 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应。

7. 保障民生和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用电。

8. 实施全面节约战略。

9. 设立金融稳定保障基金。

10. 对小规模纳税人阶段性免征增值税。

11. 对小微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100万元至300万元部分,再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12. 今年对留抵税额实行大规模退税。优先安排小微企业,对小微企业的存量留抵税额于6月底前一次性全部退还,增量留抵税额足额退还。

13. 预计全年退税减税约2.5万亿元,其中留抵退税约1.5万亿元,退税资金全部直达企业。

14. 继续对受疫情影响严重的行业企业给予融资支持,避免出现行业性限贷、抽贷、断贷。

15. 开展新就业形态职业伤害保障试点。

image.png

16. 继续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培训,共建共享一批公共实训基地。

17. 使用1000亿元失业保险基金支持稳岗和培训,加快培养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急需人才。

18. 全面实行行政许可事项清单管理。

19. 基本实现电子证照互通互认,加快解决群众关切事项的异地办理问题。

20. 推出优化不动产登记、车辆检测等便民举措。

21. 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

22. 实施基础研究十年规划。

23. 实施科技体制改革三年攻坚方案。

24. 加大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实施力度,将科技型中小企业加计扣除比例从75%提高到100%。

25. 对企业投入基础研究实行税收优惠。

26. 着力培育“专精特新”企业,在资金、人才、孵化平台搭建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27. 继续支持新能源汽车消费。

28. 加大社区养老、托幼等配套设施建设力度,在规划、用地、用房等方面给予更多支持。

29. 促进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

30. 发展农村电商和快递物流配送。

image.png

31. 再开工改造一批城镇老旧小区,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和适老化改造。

32. 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促进大豆和油料增产。

33. 适当提高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

34. 给种粮农民再次发放农资补贴,加大对主产区支持力度。

35. 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划足划实永久基本农田,切实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

36. 新建1亿亩高标准农田。

37. 启动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

38. 开展好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整县试点。

39. 启动乡村建设行动。

40. 充分发挥跨境电商作用,支持建设一批海外仓。

41. 推动煤电节能降碳改造、灵活性改造、供热改造。

42. 依据常住人口规模配置教育资源,保障适龄儿童就近入学。

43. 加强乡村教师定向培养、在职培训与待遇保障。

44. 继续做好义务教育阶段减负工作。

image.png

45. 多渠道增加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

46. 加快培养理工农医类专业紧缺人才。

47. 居民医保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分别再提高30元和5元。

48. 推进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

49. 实现全国医保用药范围基本统一。

50. 继续帮扶因疫情遇困的医疗机构,补齐妇幼儿科、精神卫生、老年医学等服务短板。

51. 适当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和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确保按时足额发放。

52. 将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费用纳入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发展普惠托育服务。

53. 加快发展长租房市场,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

54. 用好北京冬奥会遗产。建设群众身边的体育场地设施,促进全民健身蔚然成风。

image.png

55. 严厉打击拐卖妇女儿童犯罪行为。

56. 强化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

57. 全面深化练兵备战,坚定灵活开展军事斗争。

58. 完成国防动员体制改革,加强全**防教育。

59. 加强水电路气信邮等基础设施建设。

60. 因地制宜推进农村改厕和污水垃圾处理。
       来源: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手机!

“ ©湖南都市网---WWW.SY86.COM”宣言:“为党举旗,为民代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湖南高质量发展。弘扬正能量 凝聚中国力量,影响世界!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站立场。官方Email:13446633@qq.com
全部回复1 显示全部楼层
云海小舟 发表于 2022-3-6 17:48:24| 字数 1,632|来自:山东青岛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政府工作报告五大看点

5日,政府工作报告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报告有哪些新看点?民生需求如何落实落细?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当天下午举行吹风会,邀请国务院研究室有关负责人进行解读。

一看 如何稳增长

政府工作报告在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中提出: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5%左右。结合当前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经济环境,这样的目标设定有什么特殊考虑?

国务院研究室副主任向东表示,5.5%左右增速目标的设定,首先主要考虑稳就业保民生防风险的需要。实现这个增速目标,扩大就业、增加收入就有基础,经济运行就能保持在合理区间。其次,考虑同近两年我国平均经济增速以及“十四五”规划目标要求相衔接。“十四五”规划虽然没有设定具体的经济增长预期目标,但要求保持在合理区间。

“综合这些因素,把今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设定为5.5%左右,是较为科学合理的,符合现阶段我国潜在增长水平,有利于引导预期、提振信心,凝聚发展共识。”向东说。

此外,他表示,5.5%左右的增速目标是高基数上的中高速增长,体现了主动作为,需要付出艰苦努力才能实现。

二看 如何稳就业

去年受大宗商品价格高企、疫情灾情交织等影响,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困难较多,对稳就业造成不小影响。向东表示,经过多方努力,去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达到1269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为5.1%,较好完成了年初确定的预期目标。

他表示,今年稳就业任务更加艰巨。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城镇调查失业率全年控制在5.5%以内,比去年5.5%左右的要求更高。向东表示,就业攸关民生和社会稳定,随着经济恢复发展,必须进一步突出就业优先导向,压实各方稳就业的责任。

他表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就业优先政策要提质加力,并在税费支持、特殊困难行业帮扶、重点群体就业等政策制定中,充分考虑稳就业需要。强调要深入开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通过加大政策实施力度,我们有信心实现全年就业目标。”

三看 如何扩消费

从两年平均看,2021年消费增速仍低于疫情前水平,特别是受疫情持续影响,生活服务消费还比较低迷,旅游、住宿、电影票房收入等相比2019年还是负增长。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消费持续恢复”,并部署了具体措施。

向东表示,一是促进生活服务消费恢复,这是消费恢复的最大“短板”,也是最大潜力所在;二是稳定增加大宗消费,今年要继续支持新能源汽车消费,鼓励地方开展绿色智能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三是发展社区消费和县乡消费,包括加大城市社区生活服务设施建设力度,加强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发展农村电商和物流快递配送。此外,还要在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方面下功夫,更好满足居民生活需要。

四看 如何引外资

去年,中国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1.1万亿元,首次突破1万亿元。

如何进一步吸引好、利用好外资?向东表示,一是要深入实施外资准入负面清单,落实好外资企业的国民待遇,保障各类企业公平竞争。

二是用好鼓励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这一正面清单。今年报告明确指出,要扩大鼓励外商投资范围。建议凡是外资对正面清单领域进行投资的,可考虑在企业的税收、用地等方面给予一定的优惠。

三是要建设好自贸试验区、海南自由贸易港、综合保税区等中国对外开放平台,增设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对一些对外开放标准规则先行先试并不断向全国推广。

五看 如何花好“钱”

今年我国将提升积极的财政政策效能。根据政府工作报告,今年财政支出规模比去年扩大2万亿元以上。可用的“钱”多了,该怎么花?怎么才能花好?

国务院研究室综合一司司长刘日红表示,财政支出增加一个主要方面就是支持减税退税。减税降费是创新宏观调控的一个关键性举措,也是公平普惠、直接有效支持市场主体的办法。

另一方面,他表示,要用好政府资金,带动扩大有效投资。今年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拟安排3.65万亿元,同时中央预算内投资安排6400亿元。

刘日红表示,今年财政支出将重点支持“十四五”重大工程项目以及一些社会民生领域的补短板项目,发挥撬动有效投资的作用,对经济平稳运行起到良好的支撑作用。

(新华社北京3月5日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