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新年第一天,各地各领域也传来不少好消息。 中国空间站:航天员更新工作动态 忙碌又惬意
1月1日是神舟十三号乘组在轨飞行的第78天,中国航天员也首次在太空跨年。从早上8时开始,航天员完成了常规医学检查,对表面微生物和空气中的微生物进行了采样,忙到12时30分才开始吃午餐。短暂的午休之后,三名航天员离开睡眠舱,开始进行体能训练。
“元旦京港澳天宫对话”活动举行 到了下午,航天员们和北京、香港、澳门共500多名青年学子开始了一场仰望星空的“天宫对话”。 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新年好!
三名航天员结合自身飞天感受回答同学们的提问,并进行了“青春与星空对话”天宫画展,20余幅中西部地区青少年创作的太空主题绘画作品亮相“天宫”。
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学生 韩炳铮:今天的“天宫对话”活动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航天报国的理想信念。 香港大学学生 吴迪:对我们的科研的热情有非常大激励(作用)。 国家航天局:"天问一号"最新"摄影作品"公布
太空中的新成就还有火星的来信。1月1日,国家航天局发布了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回传的最新图像,分别为环绕器与火星合影、环绕器局部特写、火星北极冰盖图像以及“祝融号”火星车拍摄的火面地貌。
航天科技集团五院 火星探测器系统总设计师 孙泽洲:“祝融号”火星车在火星表面工作已经有7个多月了,当时给它赋予的设计使命是3个月,现在远远超出那个状态,现在在火星表面的“祝融号”火星车运行得也非常好。 上海:从远洋到内河 水路运输提质增效
从太空回到地球,新年伊始,交通运输业也创下不少新成就。2021年,洋山港四期自动化码头无人驾驶的智能重卡突破了4 万标箱年的运输纪录,整个上海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4700万标准箱,连续12年位居全球第一。
与此同时,长江口南槽航道治理一期工程竣工,长86公里、水深6米、底宽600米—1000米的长江口南槽航道投入使用。
交通运输部长江口航道管理局局长 任建华:形象点讲,这个地方(原来)是船舶进出长江口的“双向两车道”,建成以后,基本上就可以变成“双向四车道”。
广东:广连高速开通 粤北联通粤港澳大湾区 陆路交通方面,联通广州和清远连州市的广连高速12月31日通车,将清远市的山区、城区与大湾区核心城市广州有效串联起来,缩短了时空距离。这条高速设计通车时速高,道路没有大的急转弯和连续上下险坡路段。
中国公路工程咨询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 崔玉萍:(公路)经过了岩溶的发育区和地质断裂带,地质条件非常复杂,(施工过程)容易出现岩溶塌陷,项目团队采用了机械化的作业、信息化的管理,最终实现了减员、增效、提质保安全的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