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央视快评】继续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

邵阳之声 发表于 2021-12-14 11:07:17| 字数 1,035|来自:江西南昌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特别是保就业、保民生、保市场主体,围绕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加大宏观政策跨周期调节力度,提高宏观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

2021121312545073827.jpg
  “六稳”“六保”,至关重要,以此为政策着力点,我们应对风险挑战、破解经济难题、保持社会稳定就有了重要抓手和坚实保障。2021年,“六稳”“六保”工作持续推进。1至10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133万人,提前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基本医疗保险覆盖13.6亿人,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截至11月初,全国市场主体总量已突破1.5亿户,今年出台实施的减税降费政策,预计全年为市场主体减负将超过7000亿元……一项项来之不易的成绩,为“十四五”实现良好开局提供了有力保障。

  这些成绩充分证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运筹帷幄、审时度势,立足国情和发展实践,把握经济规律,一系列决策部署精准科学,有力推动了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民生持续改善。

2021121312545811000.jpg
  世纪疫情冲击下,百年变局加速演进,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经济发展面临着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在此背景下,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特别是保就业、保民生、保市场主体,有利于我们抓住主要矛盾,解决好关系国计民生的关键问题,是我们应对当前和未来各种风险挑战的重要保证,也是明年经济实现质的稳步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的压舱石和助推剂。

  知行相资以为用。做好新形势下“六稳”“六保”工作,要以知促行、以行促知、知行合一。在“知”上要筑牢系统思维、底线思维,就保就业、保民生、保市场主体来说,保住了市场主体,有利于经济正常运行,也能创造更多就业机会。而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保住了就业,百姓就有了收入保障,消费才能有预期,才可以带动其他行业增长。在“行”上要注重实践,因势利导。一方面,要顺应市场经济规律,扩大高水平开放,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更大激发市场活力和发展内生动力;另一方面,要通过科学宏观调控,实施减税降费、推动财力下沉、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等措施,帮助市场主体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减负纾困、恢复发展,从而为稳住经济基本盘、兜牢基本民生底线打下坚实基础。

2021121312550712759.jpg
  “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越是关键之时,越是风高浪险之际,我们越要坚定不移做好自己的事情。各地区、各部门要以习近平经济思想为指引,深入学习领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扎实做好明年经济工作,在新发展阶段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来源:央视网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手机!

浏览奖励

1

查看全部奖励

“ ©湖南都市网---WWW.SY86.COM”宣言:“为党举旗,为民代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湖南高质量发展。弘扬正能量 凝聚中国力量,影响世界!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站立场。官方Email:13446633@qq.com
全部回复5 显示全部楼层
在他乡的云 发表于 2021-12-14 11:13:43| 字数 106|来自:江西南昌 | 显示全部楼层
   面对新形势下的新矛盾,我们也应该顺应形势,改善民生,在人民最需要、最期盼的地方下功夫、做文章,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急,不断提高改善民生水平,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二胖儿 发表于 2021-12-14 18:47:26| 字数 67|来自:江西南昌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经济,先稳定,稳中再求进,不断追求卓越的中国精神。努力发展绿色环保经济,低碳生活,功在当代,利在千秋,造福人民,更要造福子孙后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东盛汽车人 发表于 2021-12-14 18:51:43| 字数 45|来自:江西南昌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发展经济是硬道理!有经济发展才有就业,有就业才有收入,有收入才有消费!
习大大治国有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我是韦太太 发表于 2021-12-14 22:01:07| 字数 1,098|来自:江西南昌 | 显示全部楼层
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

——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之三

光明日报评论员

  稳字当头,稳中求进。12月8日至10日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总结今年经济工作、研判当前经济形势、部署明年经济工作,深入阐释了许多新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深化了对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对明年经济工作总的要求突出一个“稳”字。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需要我们在实践层面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

  今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我们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无论是沉着应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还是壮大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无论是提升产业链韧性,还是有力有效保障民生,背后都有着行稳致远的战略耐力、稳扎稳打的工作方法。

  “稳”是经验,更是启示:要始终保持平稳健康的经济环境、国泰民安的社会环境、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面对我国经济发展中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未来我们要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特别是保就业、保民生、保市场主体,围绕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加大宏观政策跨周期调节力度,提高宏观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

  财须民生,强赖民力。一方面,要继续面向市场主体实施新的减税降费,帮助他们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减负纾困、恢复发展。加大对实体经济融资支持力度,促进中小微企业融资增量、扩面、降价。抓好重点群体就业,落实落细稳就业举措。推动财力下沉,更好支持基层政府落实助企纾困政策和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加强煤电油气运等调节,促进电力充足供应。一方面,要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更大激发市场活力和发展内生动力,运用市场化机制激励企业创新投入。促进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依法保护各类市场主体产权和合法权益,政策要一视同仁、平等对待。扩大高水平开放,多措并举稳定外贸,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加大吸引外资力度。由此,抓准大方向,把控好细节。

  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需要各级领导干部尊重客观实际和群众需求,以系统思维、科学谋划,综合考虑政治和经济、现实和历史、物质和文化、发展和民生、资源和生态、国内和国际等多方面因素,在实践中正确认识和把握新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以实际行动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落到实处。世纪疫情冲击下,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我们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持续改善民生,保持经济平稳运行,保持社会大局稳定,以优异的发展答卷、民生答卷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光明日报》( 2021年12月14日 01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幸福三宝 发表于 2021-12-14 22:07:12| 字数 45|来自:江西南昌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经济发展是根本宗旨  经济会议,读懂深意。 聚精会神,领悟内涵。 稳中求进,再创辉煌。 为祖国加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