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15日,邵阳市人大农业委中央一号文件学习培训暨年度工作座谈会举行
5月6日,邵阳市农业农村局公布第二批“邵阳红”优质农产品名录,全市共有29个农产品加工企业的51个农产品入选,这是继2019年邵阳市39个农产品入选后,“邵阳红”优质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目录得以进一步扩充,形成新一轮覆盖。这意味着“邵阳红”优质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将为市场提供更多具有邵阳特色的农产品,并将有效推动邵阳市优质农产品提档升级、做大做优。
2018年12月21日至23日,“邵阳红”区域公用品牌首次亮相地博会
2019年4月2日,“邵阳红”名优农产品推介暨邵商市场回归对接会举行
打造“邵阳红”优质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是邵阳市委、市政府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2018年,“邵阳红”公用品牌正式亮相首届“金芒果地理标志产品国际博览会”,将最美的邵阳元素向全国人民展示。2019年以来,全市各级各部门更是密切配合,集中力量,大力推进“邵阳红”优质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
今年的市委农村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把“邵阳红”作为市级区域公用品牌进行重点打造,进一步做大、做精,推动“邵阳红”优质农产品进入全国市场。4月29日,中共邵阳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发布《关于加快“邵阳红”优质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的意见》,邵阳市将全力助推“邵阳红”优质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驶入快车道。
2019年12月31日,邵阳市人大农业委发挥职能优势助推‘红美人’柑橘品种推广
“农业农村工作,说一千、道一万,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农业、农村、农民,一直是习近平总书记心之所系。
让“农”富起来!这是“邵阳红”优质农产品公用品牌建设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邵阳红”优质农产品公用品牌建设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今年中央、省委、市委一号文件和中央、省委、市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纪要(〔2019〕第1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全面推进“邵阳红”优质农产品公共品牌建设的通知》(邵市政办函〔2019〕30号)等文件精神,紧扣“政府主导、企业主营”主线,结合“六大强农行动”,推动我市名优特农产品提档升级,进一步形成独特的市场优势和竞争力,实现农业崛起。
今年,“邵阳红”优质农产品公用品牌将以联动机制建设为抓手,以质量标准及溯源机制建设为重点,以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建设为突破口,补齐新媒体建设短板,聚焦营销体系建设,力争在定战略、选路径、育主体、拓市场等方面有新突破,在建立健全联动机制体系、质量标准体系、宣传体系、文化体系、营销体系“五大体系”和实现“五个统一”方面取得新进展。
千重稻浪舞,十里歌声飘。这丰收的美景,需要提前谋划才能实现。
“邵阳红”优质农产品公用品牌建设领导小组立足当前、规划未来,定期调度,积极推进“邵阳红”品牌建设。根据我市农业优势产业布局制定出台《“邵阳红”优质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规划方案(2020-2025年)》,选好发展路径,做好顶层设计,形成“政府引导、企业主体、部门参与、社会共育”的品牌发展格局,打造邵阳特色农业产业。将“邵阳红”品牌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纳入全市“十四五”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策划和包装一批“邵阳红”重大项目,争取进入省级和国家级“十四五”相关规划专项。
2019年9月5日,第三届“中国邮政919扶贫助农电商节”邵阳启动仪式暨“邵阳红”公用品牌签约活动举行
同时,根据《农业农村部关于加快推进品牌强农的意见》《中国农业品牌目录制度实施办法 ( 试行) 》等文件精神,“邵阳红”区域公用品牌建设领导小组将“邵阳红”公用品牌分成“邵阳红”名茶、“邵阳红”水果、“邵阳红”茶(菜)油、“邵阳红”药材、“邵阳红”香米、“邵阳红”蔬菜、“邵阳红”食品七大类,并对每一类产品分别划定区域范围,明确生产标准,以形成产业聚集优势。其中,“邵阳红”名茶、“邵阳红”水果、“邵阳红”茶油、“邵阳红”药材等四大类在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力的产品将被重点打造。
邵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邵阳市农业农村局、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等单位将按照优于国标、行标和地标的要求,收集整理或制定“邵阳红”产品的生产标准、质量标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等部门将积极指导“邵阳红”企业申请食品生产许可和质量认证、“二品一标”产品认证、“中华老字号”认证等。
邵阳市农业农村局在今年内要把“邵阳红”企业和产品纳入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和全省农产品“身份证”管理信息平台,进行统一监管,同时要建立“邵阳红品牌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平台,上联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和全省农产品“身份证”管理信息平台,下接“邵阳红”企业的生产基地、车间,让消费者随时可以对企业的生产、加工、包装、销售等流程进行可视化监督。
邵阳市发展改革委员会在“135”工程升级版建设中,将打造一批“邵阳红”品牌公共服务平台和检测检验平台。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产品研发中心、实验室、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和邵阳红品牌研究院的建设,也将不断提升我市农产品精深加工能力,提高产品档次,让“邵阳红”农产品质量从优到更优,不断实现新的优化。
目前,“邵阳红”企业在产品包装、宣传资料、门头牌匾、宣传广告、网店网页以及产品宣传推介、市场营销过程中,规范使用“邵阳红”公用品牌标识和广告语,根植“邵阳红”品牌印记,塑造良好的品牌形象。
2019年4月20日,湘窖酒业举行邵阳市文化教育创意产业高峰论坛举行
而“邵阳红”公用品牌也在宣传和营销体系建设上不断持续地深入发力。一方面,从文化传播、广告宣发等角度着手,加大宣传造势力度,让“邵阳红”品牌文化家喻户晓;另一方面,通过线上线下推广、展会营销、“互联网+”营销、农商互联等举措,建设农产品现代流通网络体系,引导“邵阳红”产品进商超、进便利店、进电商平台,设立“邵阳红”产品专区或专柜,组织“邵阳红”企业参加农业农村部、省农业农村厅主办的各类农业展会、农产品产销对接活动,加强展示展销和产销对接。市邮政公司与市扶贫办将合力建设中国消费扶贫生活馆邵阳红(邮乐)馆,同时探索建立“短视频+直播”的农产品网络营销新模式。通过这些举措,让“邵阳红”产品真正“俏”起来,不仅走出邵阳,更是进入到全国乃至全球市场。
2019年12月20日,2019年湖南省(冬季)乡村文化旅游节上“邵阳红”产品受到游客青睐
2019年12月14日,洞口县“当汉服遇上茶” 活动助推“邵阳红”品牌
在“邵阳红”优质农产品公用品牌建设领导小组的推动下,各成员单位积极组织开展“邵阳红”文化和产品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邵商、进军营“六进”活动,让“邵阳红”品牌文化根植邵阳这篇热土,积极培育新型联合体,提升“邵阳红”优质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让“农”活起来!
2019年9月23日,“邵阳红”优质农产品公共品牌宣传体系建设工作会议举行
2020年3月25日,“邵阳红”品牌建设年度工作计划会举行
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重点培育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农业产业化联合体,通过订单农业、入股分红、托管服务等方式,将小农户融入农业产业链。
“邵阳红”优质农产品公用品牌将发挥核心引领作用,推动“邵阳红”企业开展跨区域、跨行业整合,积极牵头组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尤其力争茶叶、茶油、中药材类企业今年在创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方面实现突破。在“两茶一奶”、蜜橘脐橙、中药材、猪血丸子、邵阳米粉等产业中,“邵阳红”优质农产品公用品牌将重点打造一批市场占有率高、社会影响力大的“邵”字号、“老”字号联合企业,做好做活邵阳农业产业化这篇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