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观点1+1:自然资源部直查地方违法,敲响警钟

政通人和 发表于 2020-7-16 22:15:52| 字数 953|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自然资源部首次直接立案查处地方政府违法批地案,四川省南充市共有43名干部被问责,其中省管干部8名。自然资源部15日通报并强调,对符合立案条件的必须及时立案,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彻查到底。

       纵观这个案子,可以用肆意妄为、公然违法来概括。在长达8年时间里,南充市政府通过违规确权,将16187.63亩农用地(其中耕地15031.19亩)确认为“河滩地”,将22268.07亩集体土地确权为“国有”。这还不算,通过批少征多、套用其他地块征地批文等方式,违法批准征收7748.24亩集体土地(其中耕地6007.83亩)。更让人惊讶的是,以会议纪要等方式,擅自批准使用土地3339.09亩(其中耕地2785.52亩)。数万亩土地遭“蚕食”,触目惊心!

       保护耕地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14亿国人的粮食安全不容受到威胁,耕地红线绝不能触碰。集体土地的所有权主体是农民集体,将集体土地“确权”为国有,实质是侵犯农民集体的权益。至于仅通过会议纪要,就把上万亩土地征收,其中的随意性更令人咋舌。

       南充市有关干部真的“不懂”相关法律法规,“不明白”有关行径的恶劣性吗?**应该是否定的。公然、长期、肆意违法,显露出一种权力任性。某些人将依法限权抛在脑后,可能存在“法不责众”心理。

       地方管理者长期违法征地,却未受制止和惩处,暴露出地方土地执法“失之于宽、失之于软”。在一切让位于发展思维下,一些地方的土地执法底气不足。片面强调土地执法属地管辖,被地方领导管着,或是被“打招呼”,难免“给面子”。只是表面督导督办,实质绕开问题走,怎能严格执法?不会查,不敢查,查不动,令违法违规更加有恃无恐。地方土地执法“不硬”,教训不可谓不深,须引起高度警觉。

       自然资源部直接“亮剑”,折射出国家有关部门绝不会坐视地方管理者乱来。南充43名干部被问责,击碎“法不责众”幻想。彻查并处理,是向违法的、破坏生态的、急功近利的、落后的发展方式敲警钟。直接立案查处虽是首次,却会给其他可能存在类似违规违法的地方以镜鉴。如果地方不自查自纠、严肃处理、努力善后,还打算“我行我素”,后果明摆着。失职、渎职、违纪、违法,必会受到党纪、政纪、国法的应有惩处。

       土地公有制,无论任何人,无论任何理由,都不能违法违规使用土地,绝不存在“谁的地盘谁做主”。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手机!

“ ©湖南都市网---WWW.SY86.COM”宣言:“为党举旗,为民代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湖南高质量发展。弘扬正能量 凝聚中国力量,影响世界!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站立场。官方Email:13446633@qq.com
全部回复0 显示全部楼层
暂无回复,精彩从你开始!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